清理生活垃圾、鏟除墻體廣告、引導文明交通、規范經營秩序、擦洗公交站牌……行走在沁源縣的大街小巷,總能看到“紅馬甲”的身影。連日來,沁源縣制定下發相關實施方案,按照“文明委成員單位以身作則、文明單位示范帶頭、責任單位就近包街,三方督查聯動響應、層層督辦限期達標”的工作原則和“扎實推進文明城市創建,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全國文明城市”的工作目標,凝聚起了全城聯動參與創建的強大合力。包街共建,已成為全縣黨員干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引導廣大群眾共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有效途徑。
2020年12月,中央文明辦公布了《2021-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》,沁源縣榜上有名,這意味著沁源邁上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新征程。沁源縣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工程,作為物質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,作為黨和政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民心工程,高標準定位,高質量發展,邁開沁源縣建設新步伐。
總攬全局強引領。依托沁源縣的自然資源、歷史積淀、人文魅力等有利條件,沁源縣委縣政府統一思想,制定了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三年行動計劃》,采取一個全面推進、十項提升工程、一個努力建設等多項舉措,著力推動文明創建由階段性創建轉為常態化建設。
高點起步樹新風。全縣上下團結一心、鼓足干勁,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總指揮、縣長任第一副總指揮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,下設10個工作組和8個督導組,由分管縣領導牽頭、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,形成了“上下貫通、條塊結合”的組織體系。同時,對創建工作實行全程目標化管理,對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及時進行研究部署,通過“創建工作日報告”的工作制度,促進創城重點工作全面落實。以最大的決心、最實的作風、最強的干勁將責任扛在肩上、工作放在心上,推動創建工作深入有效開展。
高效宣傳促發展。全縣志愿服務隊伍日益壯大,服務內容更加豐富,服務領域也不斷拓展。依托縣級融媒體開設“創城進行時”欄目進行輿論引導;新設立公益廣告景觀小品20余處,其他公益廣告578處,建筑圍擋公益廣告2000平方米,公園(廣場)新建學雷鋒志愿服務站6個;積極開展“3·5學雷鋒紀念日”“12·5國際志愿者日”“最美系列評選”等宣傳活動,發放文明市民手冊和宣傳資料10000余冊,制作各類公益廣告1200余塊。同時還常態化開展“包街共建”“周二洗城(街)”“十隊十進志愿服務”等活動,全縣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達200000小時以上,城鄉居民創建知曉率、支持率、參與率和滿意率不斷提升。
高位提升邁新階。作為民生工程的一項重要工作,城市改造直接與城市文明程度和老百姓的幸福感掛鉤。沁源縣堅持把“讓群眾得實惠、真受益”作為創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以“建設十里勝利路,打造百年紅星城”為目標,以“城中有山水,山水在城中”為宗旨,謀劃推進23個重點項目,總投資約25億元。同時重點整治背街小巷17條,規劃改造老舊小區30個,綜合改造讓老街道、老小區實現“逆生長”,縣域整體環境面貌和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。
融合發展向未來。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,沁源縣先后榮獲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”、全國第四批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等多項“國字號”名片,連續八年被授予“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”,連續五年被授予“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”,各項工作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“含綠量”不斷提升,一幅宜居宜業的文明幸福新城大美畫卷正悄然展開在沁源大地。
覽城市之美景,聞人心之祥和,品文化之韻律,樹發展之旗幟。
“我們沁源山青、水秀、人美,生活在這樣一座有顏值、有溫度的文明之城,幸福……”說起近年來沁源發生的變化,群眾拍手稱贊。如今,漫步沁源大街小巷,道路整潔有序,街景亮麗;走進小區樓道,環境干凈優美;來到市場商超,處處通暢潔凈;公園廣場綠樹成蔭,百花斗艷……沁源的“高顏值”惹人陶醉。
風正自揚帆,道遠當奮蹄。沁源正把城市建設大文章做實做深,讓縣城釋放大能量、引領大未來,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,同心同德、頑強奮斗,堅定“創則必成”的信心和決心,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征途上書寫新的篇章。(郜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