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身邊的榜樣 | 陳秦則:一顆紅心永不變
2022-08-01 來源:上黨晚報 編輯:焰七 |
陳秦則在2021“感動長治”年度人物頒獎儀式現場。
他是老戰士,20歲毅然從軍,參加過解放戰爭、抗美援朝戰爭;他是老黨員,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迄今黨齡74年;他是“修剪師”,退休后義務守護近8萬棵松樹常青。
這是陳秦則的故事,一位95歲高齡、可親可敬的老人。他說,當年許多戰友都犧牲了,但是他足夠幸運,所以他要多做一點兒事情。就這樣,陳秦則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在平凡中書寫榜樣的力量。
2021年,陳秦則被評為2021“感動長治”年度人物。
參軍入伍才有了新家
1927年,陳秦則出生在潞城黃池村一個貧苦的家庭,12歲時父母不幸去世,他成了孤兒,生活上無依無靠。直到1947年,陳秦則參軍入伍后,他才覺得自己又有了家。
來到部隊后,陳秦則被安排從事后勤傷員護理工作,由于工作認真,表現良好,第二年他就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從那一天起,他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時至今日整整74年了。
陳秦則時常告誡子女,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,如果沒有共產黨,也許他早被餓死了、被凍死了,也就沒有現在團團圓圓的一家人,黨的恩情永遠不能忘。
1965年,陳秦則到漳村礦參加工作。1982年,他光榮退休回到家鄉。
義務剪樹 守護松樹常青
回到黃池村后,陳秦則喜歡在村后的山上鍛煉身體,看到滿山無規則生長的松樹后,他覺得很可惜。老人心想,自己老了,也干不了什么大事,不如就把這些樹照看好。
就這樣,從2003年1月開始,已是76歲高齡的陳秦則老人走上了義務剪樹的道路。每天清晨,他都會帶好工具上山,拿著剪刀認真修剪每棵樹,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。有的樹長得太高,他就帶上凳子和梯子,總之,不論遇到多大困難,剪樹的工作都不能耽誤。
陳秦則花了5年的時間,走過一萬多公里山路,將3座大山上近8萬棵松樹修剪了一遍,用壞了13把剪刀。因為修剪樹木被雨淋過多少次、衣服掛破多少件,陳秦則也記不清楚了,只是每次下山回家,老伴都會為他縫補衣服。
盛夏時節,黃池村處處勃勃生機,山上松林環繞,蟬飛鳥鳴。盡管年事已高,但陳秦則偶爾也會到處走走,看看自己守護的那片松林。
替戰友們好好地活著
退休之后,陳秦則似乎總有干不完的事情,義務維修村里的老路、為支援災區交納“特殊黨費”、捐資3萬元修建烈士亭……這些都是老人沒有掛在胸前的“功勛章”。
有人常問陳秦則,你這樣辛苦,究竟圖什么?陳秦則說,他啥也不圖,當年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上,無數戰友都犧牲了,而自己幸運地活著,如果他們能親眼看到今天的和平盛世該多好,所以他希望青山常綠,代替戰友們守護這片土地。
在黃池村有一座“十英烈紀念亭”,亭內的石碑上赫然寫著“黃池村,依西山、秉承磐石風骨。為追求民族解放,先后有十多位烈士,血灑疆場。”這座紀念亭正是由陳秦則出資修建的。只要身體允許,陳秦則常會到這里,陪著戰友們“說說話”。
95歲高齡、74年黨齡,陳秦則老人的故事令人敬佩,如今它更像一面旗幟,感染指引著更多人前行。(丁德令)
。▓D片由受訪者提供)